来源:专注成长股的君临
今年以来,消费医药科技三剑客都有着很高的收益,其中消费板块因为更贴近日常生活,对投资者更加友好而备受青睐。
白酒、牛奶、酱油、榨菜、酵母、火腿肠等等,都诞生了不少牛股。
但要说起和消费者最最贴近,最最高频的,恐怕还是米面油这样的基础食品,毕竟,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嘛!
金龙鱼就这样赶在一轮消费牛市中上市了。刚上市两个多月,涨幅接近翻倍!
这走势,比“酱茅”海天味业刚上市时的表现都更亮眼!
话说两月前,媒体们跟老股民们曾为这只股撕了半天,有高喊“油茅”的,有一脸嫌弃的,分歧极大。
但随着股价的暴涨,空*的声音已渐渐消失,越来越多的股民认为其有可能成为下一只海天味业。
毕竟,海天味业所拥有的渠道和品牌优势,金龙鱼一样都不缺。
那么,这家公司真的会成为下一个海天吗?
今天君临就坐下来跟大家分析一波,看看这家粮油领域的龙头公司到底价值如何。
1
金龙鱼是国内粮油领域的巨无霸,主营分三块:
食用油板块占营收比重45%,国内市占率稳居第一,市场份额达到34%,第二名是中粮,第三名是鲁花,后两者合计份额还不到23%。
在食用油板块,金龙鱼是碾压级的地位。
大米面粉板块占营收比重19%,其中大米在国内市占率排第一,市场份额超过18%,面粉在国内市占率排第一,市场份额超过26%。
饲料以及油脂科技板块占营收比重36%,其中饲料主要是利用公司榨油的副产物制作,这一部分的业绩波动性较强。
那么金龙鱼是如何取得这些成就的呢?
90年代,亚洲糖王郭鹤年响应国内开放的浪潮,旗下的南海油脂为了解决当时一级油无味无香的缺陷,开发了一款调和油。这款产品被命名为金龙鱼。
郭鹤年出生于马来西亚,在那里,金龙鱼是幸运、高贵的象征。
而“金龙鱼”三个字又恰好有着浓重的中国味儿,那股子富贵的气质和年年有余的含义,迎合了咱们老百姓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名字起的好,但来的太早也不行。金龙鱼包装油刚刚进入市场时,表现比较差。
原因很简单,中国人没钱。
当时的中国人,炒菜大多都是用暗*浑浊的散装油,对装在塑料瓶子里的油闻所未闻;
更重要的是,当时粮油销售价格尚未放开,国有粮油企业因为有补贴,可以低价销售油。南海油脂作为外资企业,只能按市场价格销售小包装油。
但是,企业经营绝不是坐着等风来,而是要自己主动找机会。
中国的企事业单位逢年过节有发福利用品的习惯。金龙鱼看准这个机会,在年春节前把产品推介给各企事业单位的工会。
借此机会,金龙鱼初步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之后,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物价双轨制的终结,消费者们开始拥抱包装油;
再加上金龙鱼开启了快速的扩张步伐,两年时间新开和并购了6家食用油精炼厂,完成了全国布局;
以及大张旗鼓的在央视等平台打广告提高知名度。
多头并进,这才逐步坐稳了第一的位子。
经历了快三十年的发展,年金龙鱼已经发展出家经销商,覆盖终端网点超过万家,在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镇已经实现全覆盖,乡镇农村市场也在开拓中。
如此高密度的渠道覆盖,再加上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消费者,金龙鱼自然成为粮油界最靓的崽。
其实,大多数消费品行业的先行者,在不犯大错的情况下——比如春兰跨界造车——都会是行业的领头羊。
金龙鱼今天的成绩也是公司自身努力的成果,君临是很钦佩的。
2
单说金龙鱼,经营数据确实不错,每年营收上千亿,利润几十亿,整得挺好。如果估值合理,君临觉得配置一点仓位没有问题。
但是,消费股牛市和新股爆炒两个叠加,让金龙鱼股价暴涨,很多投资者似乎有点飘了。
你要说金龙鱼是“油中茅台”,那是夸了两家,君临觉得没问题。但你要说金龙鱼可以直接比肩茅台海天,那君临只能摇摇头了。
正所谓一山更比一山高,粮油巨头面对酱油巨头、白酒巨头,还是有不少差距的。
第一,相比白酒和酱油而言,粮油饲料是真的不挣钱,金龙鱼盈利能力远不如贵州茅台和海天味业。
首先从营收规模来看,金龙鱼年营收亿,而贵州茅台年营收亿,海天味业营收亿,这个数据对比起来挺唬人的。
但是从利润上来看,金龙鱼净利润才54亿,而贵州茅台、海天味业的净利润分别有亿、54亿。这个差距就更唬人了!
很明显,金龙鱼就是个增收不增利的典型,赚个吆喝钱。
金龙鱼的毛利率只有11%,净利率更是只有3.6%,而茅台毛利率91%、净利率54%;海天味业毛利率43%、净利率28%。
追根溯源,金龙鱼销售的粮油产品同质化严重,很难说金龙鱼的粮油和其他粮油相比有什么独特性;再加上这事关民生,*府也有压力来管制价格。
以食用油为例,包装食用油只是多了灌装的工艺,门槛不高。据金龙鱼招股书披露,公司的半成品可以直接与其他厂商互换,说明不同厂商之间的差异也不大。
有人说“某地出产”可以算做独特性的一部分,比如什么五常大米之类的。
君临不反对,但是金龙鱼作为一家全国性的粮油品牌,不可能大范围采取这种策略,并且这种策略本身带来的溢价也很有限。
而酱油呢,生产流程复杂,有菌种选育、制曲、发酵、配比等程序,调味品厂商之间的产品味道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茅台么,貌似大家喝的也不是那个味,这种精神消费品和粮油、酱油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竞争对手。
至于管制,从历史来看,年、年、年*府都曾经出手过。
年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对粮食制品和食用植物油施加干预。
当时金龙鱼已经提交了涨价申请并且得到了批准,最终却又称接受发改委建议暂不涨价。
年、年因为物价快速上涨,发改委均要求食用油巨头不得涨价。
相比之下,从年起,海天平均每2-3年就提价一次。提价的时间点与大豆及白糖价格上涨时间有一定的关系。
但从结果来看,海天的提价不单单是转嫁成本压力。据券商测算,海天味业的提价对单季度毛利率存显著提振作用,且持续时间较长,平均为3-4个季度。
能提价的内因包括生产工艺复杂、消费者粘性强、口味有一定的差异度;而外因么,大家也看出来了,*府并没有限制调味品企业的涨价行为。
茅台的量价齐升,则无需君临赘言。
第二,金龙鱼业绩稳定性差,再加上盈利能力弱,所以其业绩确定性不如贵州茅台和海天味业。
金龙鱼近年营收相对稳定,从年亿增长至年的亿,但是年、年的净利润分别只有1亿、7亿。
造成这种业绩不稳定的原因是公司原材料占比过高,大豆成本占到营收的80%,而大豆的价格波动也较大;
除此之外,金龙鱼的大豆以境外采购为主,占比达到60%以上,这又增加了汇率风险;如果采用衍生品对冲风险,但衍生品本身又有很高的风险,所以盈利能力很不稳定。
相比之下,海天的原材料占比较低,且大豆均在国内采购,这样子只用承担一部分大豆价格波动的风险;而茅台的原材料占比就更低了,那超过90%的毛利率已经说明一切了……
3
再展开说点别的。
金龙鱼提供的社会分工环节,解放了现代居民,让大家不用亲自去种地收粮磨面粉、熬油。
而金龙鱼的品牌价值则在于帮助消费者节省选择成本。消费者选择金龙鱼时,本质上是选择信任金龙鱼的生产过程安全有保障。
这种类型的品牌,优势在于只要不作死,消费者是没有额外精力去和其他品牌做对比的。粉丝谈不上,复购率还是有保障的。
但缺陷在于,没有定价权。
什么叫定价权,市场上一般认为能够主动提价而不惧销量下滑。
金龙鱼一旦主动提价,消费者会立即切换到其他品牌上。
而海天味业和茅台是有定价权的,并且这个定价权也无需论证,这已经是既定的事实。
其实,我们再追溯的深一点,当下的中国是一个分层十分剧烈的社会。
对不差钱的百来万潜在消费者来说,茅台越贵反而越有面子;
对一两亿城镇居民来说,直接买贵的酱油是放心的选择;
但对几亿农民和收入一般的消费者来说,包装米面已经算是一种消费升级了。
公司未来的成长空间,就是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包装粮油渗透率的提高,这和公司大力搭建渠道的策略是匹配的。
至于价格么,真的别有太多想法。
另外一条路径就是切入酱油、日化等高毛利业务,但毕竟这些领域已经有领头羊跑出来了,想要吃到肉恐怕难度不小。
而且,对于公司千亿级别的粮油收入基准,能带来多大的边际贡献呢?
综合来看,当下的业绩、商业逻辑和未来的展望方面,粮油龙头比酱油龙头和白酒龙头还是差了不少。
这几年的市场风格下,投资者倾向于给确定性高的企业一定的估值溢价。
金龙鱼相比其他的粮油企业有点溢价是可以接受的,但在滚动市盈率达到50多倍,和茅台一个水平的情况下,这估值水平肯定是偏高无疑的。
什么,你说海天估值更高?
咱不能因为海天泡泡更大,就昧着良心说金龙鱼没泡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