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公司研究室大消费产业组
文/淮上月
2月23日,一度被称为油茅的金龙鱼(.SZ),开盘后股价大幅下跌,最大跌幅接近10%,收盘时下跌4.45%,收出了长下影线。显然,公司股价下跌后,有部分资金进场接盘。金龙鱼股价的下跌,与头一天晚上公司发布的年度业绩快报有关。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公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亿元,利润总额61.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3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0亿元。公司的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0.9%。
这个业绩快报一发布,网上股吧里就炸开了锅。毕竟,截至年2月10日,金龙鱼的股东人数高达20.40万,也就是说,至少有20万中小投资者被套在了里面。虽然不少人对公司业绩没抱多大预期,但30%的净利润降幅,还是出乎预期。
公司研究室仔细分析了金龙鱼的这份业绩快报,客观地说,内容虽然不多,但信息量不小,年度营收增长、利润下滑、资产变动说明都很清晰,原因也很实在,公告本身应该说没啥可指摘的。当然,这是作为旁观者的感受,深套其中的投资人自然不一样,他们对股价下跌的焦虑也在情理之中。那么,该怎么看待金龙鱼目前的业绩?又如何看待金龙鱼股价的高市盈率?最后,如何看待私募大佬林园的不断加仓与与公募基金的一哄而散?
01业绩正不正常:IPO时压货给经销商?原材料上涨吞噬利润?
公司研究室浏览了金龙鱼在东方财富与雪球股吧里的留言帖后发现,对于这只曾经的油茅的业绩,股民们有的感觉正常,有的充满疑虑。
感觉正常者认为,金龙鱼近年业绩下滑,主要是因为大豆为代表的原材料涨价吞噬了利润,由于米、面、食用油等生活必须品的毛利率本就低,靠走量来扩大利润,不像茅台等高端白酒对原材料涨价不太敏感,而且可以随时涨价消化成本,因此,原材料涨价公司利润下滑是正常现象。
充满疑虑者倒不是不认可上述观点,而是怀疑金龙鱼当初IPO时,为了上市很可能与经销商配合,刻意优化了财务数据。财报显示,年上半年,在营收规模增幅较大的情况下,金龙鱼合同负债较上年同期下降了不少。这意味着什么?怀疑者认为,因为经销商可控,年为了协助金龙鱼上市,让报表好看,经销商合力“抬轿”支付了更多的预付款,承接了远超平常的销量。上市后,没有了“抬轿”需求,所以这个数据就下来了。
02估值高不高:薄利多销行业70倍市盈率太高?1.3倍市销率已经很不错?
除了业绩下滑原因的争议,公司研究室发现,贴吧里争议最多的就是金龙鱼目前的估值。截至2月23日收盘,金龙鱼每股报收54.36元,市盈率(动)71.33倍。
于是,不少人认为,对于一个薄利多销的行业,金龙鱼的市盈率太高了。何况,业绩快报里也说,公司厨房食品的产品结构中,毛利率较低的餐饮渠道产品的销量占比提升;市场竞争加剧及消费疲软影响下,公司中高端零售产品销量受到冲击。
反对者则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影响金龙鱼股价的逻辑主要在于原材料价格,跟多少倍市盈率关系不大。金龙鱼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亿以上,市销率才1倍多一些,年营收应该还会增长。按照这种收入规模,只要是销售价格稍有增加或者原材料价格回落,会立刻使得利润大幅增长,那样市盈率会立刻降下来,所以市盈率这个指标对金龙鱼这样的公司意义不大。
03抄不抄作业:林园被套不断加仓到万股,公募基金一哄而散?
业绩快报出来后,重仓金龙鱼的私募大佬林园再次躺枪,不少人嘲笑他看走眼了,持仓接近万股,按买入时间计算已经腰斩,可谓深度套牢。“怕高就是苦命人。”林园的这句名言也被人拎出来冷嘲热讽。
不过,值得提醒的是,林园这种私募基金的投资理念与持股周期,与普通散户几乎没有可比性。从短期看,林园确实深度套牢,但从长期看,还不能就此断言他对金龙鱼的这笔投资失败,因为他不仅还可以逢低补仓摊低成本,而且,可以坚守,直到大消费的下一个风口到来。
与林园的坚守相比,公募基金则真的像是乌合之众,在金龙鱼的投资上,属于典型的一哄而起一哄而散。
公开信息显示,金龙鱼刚上市不久,被市场追捧为油茅,股价连续上涨,公募基金也是一哄而上,截至年12月31日,持有公司股份的公募基金高达家,持仓多万股,占流通股比例5.70%。到年6月30日,这个数字变成家;到年年底,仅剩6家。这么剧烈的仓位变动,很难让人想象,这些公募基金在坚持所谓的价值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