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在3月5日报道55岁的一位普通工人老何左肾取出了颗结石,原因是他爱吃豆腐不爱喝水,主刀医生解释说:豆制品,特别是石膏豆腐,里面含有很多钙质,多吃容易引起结石;再加上不爱喝水,更不能促使钙质从体内排出。老何20几年来天天保持吃豆腐的习惯,很有可能结石就是这么引起的。报道还称,有个2岁零4个月的小儿长了13cm大的肾结石,医生分析,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小孩平常爱吃豆腐有关,因为豆腐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石膏,这些会导致身体内出现结石。
估计相当多的消费者在看到这个新闻报道后都会自觉控制包括豆腐在内的豆制品的摄入量,豆腐的含钙量真就那么高吗,高到多吃就会得结石的程度?
《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显示,克石膏豆腐中的钙含量是毫克(这个数字既包括了大豆本身的钙量也包括了点制用石膏即硫酸钙的钙量),多乎哉,不多也——在所有的矿物质中,我们对钙的需要量是最多的:18至49岁成年人每天钙的推荐摄入量是mg,新闻中55岁的老何钙的推荐量是0mg,2岁4个月的那个小儿是mg,通过简单的计算我们不难看出,就是再爱吃豆腐敞开了吃,通过豆腐摄入的钙都不能保证满足我们钙的日推荐摄入量。何来多吃就会因钙多而得结石之说?
肾结石的形成是多重因素,尤其是自身的代谢,还和疾病、药物、饮水、膳食习惯、遗传等因素相关。其中当然也包含有钙摄入过多的因素,但通常不是因为多摄入了含钙的食物,而是大量的钙制剂补充所致。通过喝奶吃豆制品等饮食进入到体内的钙基本不会达到或超过钙的每日最高可耐受摄入量mg的上限,并且那些包括奶类、豆制品在内的天然食物中的钙进入我们消化道后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是比较缓慢的,并不会带来血钙浓度的明显波动,故不易影响尿钙的排出量。钙制剂则不同,吸收入血很快,大剂量的钙集中被人体吸收后致血钙浓度迅速升高,我们的机体为避免高血钙引起肌无力(想想看如果心肌因此收缩无力,岂不麻烦大了),甲状旁腺会及时分泌降钙素,降低血钙水平、增加尿钙排出。若长时间大剂量地补钙,导致持续的高钙尿,会使得大量的钙在尿中呈过饱和状态析出草酸钙结晶,如此这般才增加了肾结石的风险。
包括豆腐在内的大豆制品不仅是良好的蛋白质与钙的来源,此外还含有如大豆磷脂、大豆多肽、大豆皂苷、大豆低聚糖、大豆异*酮及大豆固醇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对身体有不容忽视的保健作用,因此,按照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每日摄入相当于50g干大豆的大豆制品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安全的。
如今各学科各专业的细化让隔行如隔山更加的隔行如隔山,不要因为不懂营养的医生的不恰当言论而远离了豆制品。
要想预防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生,我给出的饮食建议(靠谱的噢)如下:
1、一定多喝水,一定,一定,保证每天的饮水量最少不要少于ml。这里允许我插入一个相关的话题,很多人担心水质硬会导致泌尿系统发生结石,事实上,包括流行病学调查在内的很多研究发现,水的硬度和结石发病率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硬水地区结石的发病率并不比软水地区高),即便是硬水,若充足饮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结石的形成,因为稀释了尿液,防止了尿中晶体物质的过度饱和,也就减少了结晶和析出。
2、含草酸多的蔬菜如马齿苋、苋菜、竹笋、茭白、灰灰菜、木耳菜、空心菜、菠菜等,最好先淖水再烹饪。
3、膳食中蛋白质供应充足即可,不宜过多,长期高蛋白膳食(尤其动物蛋白)也易导致结石的发生。
4、不要大量服用蛋白质粉、钙、维生素C等增补剂。
5、控制甜饮料与甜食,限制膳食中食盐的添加量。
乔芸一级公共营养师资深营养讲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