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上旬一个周二的上午,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南院泌尿外科门诊,来了一位近八十岁的老人,精神身体很好,老人专门找到正在出诊的医院泌尿外科刘跃新教授,来医院复查。
谁也没有想到,这位身体精神都很好的老人,一个月之前刚刚在医院接受了前列腺癌腹腔镜根治手术,给老人做手术的,正是刘跃新教授。
刘跃新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医院 泌尿外科
点击上方图片,免费听刘教授谈前列腺健康
就在几个月之前,老人因为排尿不适,找到了刘跃新教授,刘教授在给老人指诊检查过程中发现,前列腺又大又硬,而且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明显升高,当时刘教授就高度怀疑前列腺癌,随后第一时间安排老人住院做了前列腺穿刺,穿刺结果证实了刘教授的猜测,病人被诊断为前列腺癌,而且前列腺穿刺13针,每一针都有癌,癌细胞分化差,属于中晚期。
但病人经过全面检查,尚未发现转移,能不能通过手术,使病人得到根治?老人家属拿着医院的病历资料和诊断结果,医院的专家,大多数专家都建议保守治疗。的确,老人高龄,心脏缺血严重,肿瘤又属于中晚期,手术风险很高。
挑战,摆在了刘教授的面前!
经过和病人及家属反复沟通征求意见,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刘教授和科内同道一起,用了不到两个小时时间,成功完成了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手术非常顺利,出血不足一百毫升,术后康复很快。
医院找刘教授复查,结果好的出乎意料,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小于0.,属于最理想的状态。
其实,这位前列腺癌的老人,只是刘跃新教授诊治过的众多的前列腺癌患者中的一位,大部分患者都采取了更加积极的治疗方法-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而且所有患者都顺利恢复了健康。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由于发现的时候已属晚期,甚至出现了肿瘤的转移,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
前列腺癌起病隐匿、发展较慢、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被称为男性健康的“沉默杀手”,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又容易与良性前列腺肥大疾病混淆,常常被大家忽略。部分患者确诊时病情已经发展至晚期,失去手术机会。
年龄在45岁以上及有家族史的男性发病率相对较高,而早期筛查可以帮助患者提早发现前列腺癌,早期手术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甚至可以使患者得到彻底根治。
因此,专家建议中老年男性应定期进行前列腺癌筛查,每年做一次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直肠指诊、前列腺超声检查,发现异常时,应第一时间做前列腺穿刺确诊。
确诊后,应当根据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没有肿瘤转移的患者,应当尽可能采取腹腔镜根治性手术,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和预后。
专家简介
刘跃新,知名泌尿外科专家,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生导师。现任医院外科中心副主任、外科中心办公室主任、外科一党支部书记。担任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腔镜内镜分会常委、中国医促会泌尿生殖分会委员、北京肿瘤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泌尿外科学会微创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中心、美国加州UCSF医学中心学习,多次参加在美国、台湾等地主办的全国泌尿外科将才工程学习班。主要研究方向为前列腺癌及前列腺疾病、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等。
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对泌尿系统肿瘤、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结石、男性不育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疑难及复杂性泌尿系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腹腔镜及开放性肾脏根治性切除术、前列腺根治性手术、肾上腺手术、膀胱根治性手术等,以及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膀胱肿瘤切除手术、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手术等。主持完成了卫生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膀胱癌细胞分子遗传学变异的临床应用研究》、北京市自然基金《TMPRSS2基因融合与前列腺癌进展及预后研究》、北京首都医学发展基金《FISH技术对膀胱肿瘤早期复发诊断的研究》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在国内外发表论著二十余篇,主编《泌尿外科手术学》、《泌尿外科手册》、国家规划教材《外科学》等著作。
想了解更多
不一样的健康科普知识
▼▼▼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