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节后行情,两极分化,冰火两重天,如何从容应对?
4月30日前,年报和一季报顺利公布,一波“利空突袭”,一波“利好降临”,经过“五一”长假静默期,5月5月,A股开盘,两极分化,冰火两重天。
五一期间消息面关键字:悲情、难受、善后、虚惊、亏损、下跌、形势一片大好
1、名校毕业生炒股损失万,流浪4年,不回家,悲情。
2、退市公司已达42家,已有30家公司变ST,难受。
3、证监会4月30日发布《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主要是为了做好退市后的善后处理工作。只是善后处理,对退市前、退市中工作,没有到位。
4、“马某某”,不是“马某”,5月3日,港股虚惊一场。
5、年一季报,公募基金、社保、保险、QFII、券商等五大机构持有A股市值7.63万亿元,比年年报的数据为8.80万亿元,两者相差13.3%,估计一季度亏损1万多亿。
6、港股、美股。一遇什么节日,港股通就关门谢客了,但港股5月3日、5月4日正常交易,指数下跌,5月4日收盘下跌1.10%,美股5月2日、5月3日止跌回升。
7、上市公司年度营收64.97万亿,全年实现净利润5.3万亿,总市值96.53亿元,形势一片大好。
三大“利空突袭”:雷雨交加
利空一:43只股票退市,年5月,最大的利空,最大的雷,最大的伤。
年,一下就退市43家(包括:海润光伏恶意破产清算,还悬吊在那里),这着实令市场震惊、令投资者惊愕,这也将写入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也将写进投资者保护的经典案例。
每年营业收入要达到1亿元以上,还有哪些算、哪些不算;盈利这块,也有哪些算,哪些不算,这个退市规定,确实过急、过激(看我前面分析文章,如套在港股上,港股上市公司都要基本退光,这充分证明这是很不切实际的,而且套在新股上,好多刚上市不久的公司也要退市了)。
这满足了一帮人总想上市公司多退市,退市越多越好的念头,就想拔苗助长,一窝端,将上市公司营业收入门槛从万突然暴增10倍到1个亿,在当前这么艰难的疫情条件下,上市公司一年收入还要暴增10倍,这真的要象火箭弹一样飞入太空了,但直接害惨了万无辜的投资者,被逼成为受害者,退市方式千万条,为何唯独大量采用强制这一条?大量投资者又不得不被迫加入W权中,闹得鸡犬不宁。
对已上市老股执行这个退市规定,但对新上市股票(符合退市条件的都来上市)又执行另一个规定,这是相当矛盾的,也显失市场公平,对市场主体、对投资者造成了事实上的歧视和核心利益的损害。
年退市公司家数43家占到前A股前31年(目前退市三板交易的只有88只退市A股)退市总数50%,这速度,是飞一样的感觉,大跃进了。可怜了我们可爱的、敬爱的、善良的投资者,突然间可能就变得血本无归,甚至一无所有,有的可能已经持股了几年,几十年的老一辈投资者,是我们的父辈,白发苍苍,最终落得这个下场,确实是痛心。
但还是要相信国家有办法处理好这些问题,退市后,投资者的股票拥有权问题,投资者股票的交易权问题,上市公司退市后的重组、重整、融资、恢复上市、转板交易问题。
操作应对:退市股,5月5日,集体停牌,等最后的例行宣判,然后基本是集体开盘,集体暴跌,那场面是非常悲壮,几十只股票同时暴跌30-80%,刷新了“三观”。
根据股价高低,当日暴跌30-80%是难免的,低位是0.2-0.5毛,高位是1-2元。降低成本,没有50万又不能买,卖了又不能买。跌成这个样子,都亏损90%以上了,只剩最后“一根毛”就留着吧,到三板去理论,去等最后的希望,相信,不会还有人还想、还敢拔掉投资者这“最后一根毛”吧,心里也确实好怕,因为有人、有媒体已喊出了大口号,要“出清到底”,要“消灭到底”。
如此集中的暴跌,真是百年一遇,这样,那股市不是要崩盘吗?错了,这对大盘、对指数没有丝毫影响?
早在年,因为上证指数一直不涨,涨不动,看到烦,所以有人也急了,上交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就想出了一个妙招,决定自年7月22日修改一下指数计算方法,将跌的剔除,如剔除ST股、*ST股,将科创板新股1年后再纳入指数,这样,每年二百只ST股、*ST股、几十只退市股跌成零也是白跌,科创板上市的一、二百只新股在1年内的暴跌也是白跌,跟指数毫无关系,指数失真,指数可能还反应大家都挣到了钱呢,呵呵呵。
本来,上证指数是一个综合指数,应该包括上交所全部上市股票,现在这样调整指数,涨的算,跌的不算,也确实变味了。但即使这样,指数调整过去快2年了,指数还是涨不动,投资者实际亏损有多惨。这就象学习,靠舞弊是取不到好成绩的,股市也要做到货真价实,老少无欺,要有公信力,确立公信力是股市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退市悲情:“今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见旧人哭”
退市板,退市股也没有想象的那么恐怖,在老三板,也可能是一个重生的机会,在三板也可以重组、增发,恢复上市,注册制上市容易,退市股上市也应该一样要容易吧,要享受平等、同等待遇,人自出生就应该平等。
利空二:新增29只(其中15只ST,14只*ST),前面退市一批,后面增加一批,*ST、ST前赴后继,一批又一批,家常菜,年年这样,前面出来看谁跑得快,后面进去看谁抢得快。
要重点回避三种退市情况:2022年*ST中,“净资产为负”,“营业收入枯竭”,年报”拒绝(无法)表示意见”。若年报已被出具”拒绝(无法)表示意见”的,则在年报里往往又会被出具”拒绝(无法)表示意见”,而导致直接退市,这些一定要回避。而ST最早也要在2023年4月,知道结果,变*ST,还是保持ST,还是摘除ST。
利空三:业绩大幅下降,“茅股”变”毛股“,从上市跌到退市,要尽早出来,不再碰。
1、业绩大幅下降:宁德时代、金龙鱼、顺丰控股,集中在新股、科创板较多,泡沫正在破灭,股价高高在上,进入减持阶段,下跌无底洞,提前回避,不要碰。
如:第二个退市的华锐风电又出现了,海力风电()号称“中国最具竞争力海上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商",为了上市,口号总是叫得响响的,但翻脸比谁都快,年1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6.03%,净利润同比下降70.27%,腰斩后市值还有亿。
2、业绩大幅亏损:百济神州、安恒信息、山水比德、青云科技等,结合营业收入,如果营业收入小(折算年营业收入1亿以下)又是亏损的,明年会变*ST,后年有退市风险。年一季度超过家公司亏损,亏损额较大的公司主要集中在航空、养猪行业。
3、净资产为负:*ST尤夫、惠天热电、佳沃食品、株冶集团、博天环境、*ST凯乐、*ST华源等,连续两年净资产主负就要退市,要注意提前回避,明年4月份有退市风险。
二大“利好降临”
利好一:*ST摘星摘帽,或*ST摘星,或ST摘星。
*ST摘星摘帽,或*ST摘星,或ST摘星,都是大利好,表明从死亡线上活过来了,离退市距离更远了。一般开盘是封住涨板,看封单大小,进行操作。
而年之前的那些*ST,这次不属于前面43只退市股的,都是在紧张申请摘星摘帽或申请摘星中,脱离退市风险,会有一波大涨。
具体名单,可翻看我前面4月4日分析文章:"年,A股哪些*ST上市公司可能会退市?附只ST*ST名单"(其中*ST只,本次退市了约40%)。
利好二:业绩扭亏为盈或大幅增长。
构成利好,一般高开大涨。年度利润翻倍的公司合计超过家,其中超过40家公司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倍,利润增速居前的公司主要集中在银行、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电子等行业。但这种利好炒作也是短暂的,短炒一下,然后回归正常的涨跌。
节后行情,两极分化严重,冰火两重天
危中有机,机中有危,精选个股,找准机会
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明天,太阳仍然冉冉升起,未来仍然充满希望!!!
———致苦难的A股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