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的典型症状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ASCO膀胱癌之声免疫时代下,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趁早治疗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NEWS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虚拟会议将于年6月4-8日举行,近日,膀胱癌相关摘要新鲜发布。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膀胱癌领域的探索性应用为膀胱癌患者带来了更大的生存获益。整理了ASCO发布的膀胱癌保留膀胱治疗的口头报告摘要,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患者给予吉西他滨、顺铂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并选择性保留膀胱治疗的II期试验:HCRNGU16-

Abstract:

研究背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全身治疗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使MIBC患者在保留完整膀胱的同时获得较长的生存期,但由于缺少基于顺铂的新辅助化疗的前瞻性研究数据、缺乏严格的方法来定义临床完全缓解(cCR)及其与长期结局的相关性以及对“挽救性”膀胱切除术作用的理解有限,使得推进这一治疗模式较难。

研究方法:

纳入可进行顺铂治疗的cT2-T4aN0M0尿路上皮膀胱癌患者。患者接受4个周期的吉西他滨、顺铂加纳武利尤单抗治疗,通过尿细胞学检查、膀胱MRI/CT、膀胱镜检查和膀胱/前列腺尿道活检进行临床再分期。达到cCR(细胞学、影像学和cT0/Ta正常)的患者继续接受纳武利尤单抗治疗且不进行膀胱切除术,随后进行监测。

主要终点包括cCR率和cCR预测的2年无转移生存期(MFS)。关键次要终点是基线TURBT(TMB、ERCC2、FANCC、RB1、ATM)中基因组改变对cCR预测MFS性能的影响。本次报告公布了cCR率和1年结局的中期分析。

研究结果:

年8月至年11月期间,在7家研究中心入组了76例患者(男性79%,中位年龄69岁;cT2=56%,cT3=32%,cT4=12%),64例(84%)完成了第4周期后再分期,31/64例达到了cCR(48%;95%CI36%-61%)。cCR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3.7个月,1例cCR患者选择立即膀胱切除术(pTaN0M0)。8/31例cCR患者发生局部复发,6例接受了膀胱切除术。TMB≥10mut/Mb(p=0.02)或突变型ERCC2(p=0.02)与cCR或pT0相关。

研究结论:

TURBT联合吉西他滨、顺铂+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方案在大多数MIBC患者中达到了严格定义的cCR。尽管缓解的持久性和基因组生物标志物的作用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但1年膀胱完整生存期是可获得的。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和同步大分割放疗作为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MIBC)的保膀胱治疗:一项多中心II期试验

Abstract:

研究背景:

保膀胱三联疗法(TMT)是以治愈为目的的临床局部MIBC的标准治疗选择。帕博利珠单抗已在MIBC的新辅助治疗中显示出活性,并可能与TMT联用以改善结局。本试验评价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TMT治疗MIBC的安全性和疗效。

研究方法:

纳入cT2–T4aN0M0MIBC患者,这些患者拒绝或不适合接受膀胱切除术(RC)、ECOGPS为0/1、eGFR30cc/min且无盆腔RT或帕博利珠单抗禁忌症。患者接受帕博利珠单抗mg给药1次,2-3周后接受最大TURBT,然后接受全膀胱RT(52Gy/20fx;首选IMRT),每周2次Gem27mg/m2和帕博利珠单抗Q3W给药3次。RT后12周,进行CT/MRAP、肿瘤床TUR和细胞学检查,以记录缓解情况。6例患者入组安全性队列(SC),随后48例患者入组疗效队列(EC)。

主要终点是通过连续膀胱镜检查/细胞学检查和CT/MRI评估的2年膀胱完整无病生存期(BIDFS:首次MIBC或局部淋巴结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关键次要终点为安全性、12周CR率、无转移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在研究入组、最大TURBT和治疗后TUR时采集肿瘤组织,使用连续PBMC对肿瘤床进行相关分析。

研究结果:

从年5月至年10月,54例患者(6例SC,48例EC;72%M)在5家研究中心入组;SC组的中位年龄为67岁,EC组的中位年龄为74岁。39例(72%)RC下降。SC组的6例患者和EC组的42/48(88%)例患者完成了所有研究治疗;分别有1/48(2%)、2/48(4%)和4/48(8%)例患者中止RT/Gem、Gem或帕博利珠治疗,最常见的原因是*性。

截至年1月SC组中位F/U40.9个月,EC组11.7个月,SC组无复发,EC组48例患者中有12例复发。1年BIDFS率为77%(95%CI:0.60-0.87)。SC组12周CR率为%,EC组为83%。在EC中,35%的患者发生≥3级TEAE(包括UTI8%、腹泻4%、结肠炎4%、膀胱痛/梗阻4%、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血小板减少症2%)。帕博利珠单抗相关≥3级TRAE包括3例患者(6%)3级GI*性和1例4级结肠穿孔。1例患者死于真菌血症,与研究治疗无关。

研究结论: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大分割RT和每周两次Gem耐受性良好,在早期分析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帕博利珠单抗相关*性与既往单药治疗试验一致。

度伐利尤单抗+tremelimumab联合同步放疗(RT)在选择性保留膀胱治疗局限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患者中的II期试验:IMMUNOPRESERVE-SOGUG试验

Abstract:

研究背景:

对于MIBC患者,保留膀胱的联合治疗成为了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替代方案。在临床前研究中,放疗联合双检查点阻断似乎可激活非冗余免疫机制,增强抗肿瘤活性。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该方法在MIBC中的可行性、*性和活性。

研究方法:

纳入临床分期为T2-4aN0M0、ECOG0-1、无免疫治疗禁忌症、希望保留膀胱或不适合膀胱切除术的局部MIBC患者。治疗包括初次经尿道肿瘤切除术(TUR),随后度伐利尤单抗1,mgi.v.+tremelimumab75mgi.v.,每4周一次,给药3次。2周后开始常规分割外照射RT,小骨盆剂量46Gy,膀胱剂量64-66Gy。残留或复发性MIBC患者接受挽救性膀胱切除术。

主要终点为完全缓解(CR),定义为治疗后肿瘤部位活检时无MIBC。采用了两阶段序贯设计,要求前12例患者至少有6例CR,以扩展至20例患者的第二个队列。

研究结果:

从年1月至年8月,在6家研究中心入组了32例患者。中位年龄为71岁。所有患者均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免疫治疗。放疗的中位剂量为64Gy(60-65)。26例(81%)患者记录了治疗后活检的CR,2例患者有残留MIBC,4例患者因排斥反应、临床损伤、死于COVID19和疑似治疗相关腹膜炎死亡而未接受评价。中位随访6.1个月后,2例患者分别因MIBC和T1复发接受了挽救性膀胱切除术。

膀胱损伤组的6个月无病生存率(DFS)、DFS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6%(95%CI,61%-95%)、80%(95%CI,66%-98%)和93%(95%CI,85%-%)。

共有31例(97%)患者发生与RT和/或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其中腹泻(41%)和泌尿系统疾病(37.5%)最常见。31%的患者报告了与治疗相关的3级或4级不良事件,最常见的胃肠道*性(12.5%)、急性肾衰竭(6%)和肝炎(6%)。

研究结论:

度伐利尤单抗+tremelimumab联合RT的联合治疗方案是安全可行的,在大量患者中显示了应答和保留膀胱方面的高疗效。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这种方法作为膀胱切除术的替代方法。

参考文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