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最近睡觉不安宁、多汗、烦躁不安、还有枕秃。有经验的家长马上意识到这些都是典型的缺钙症状啊。钙,补起来!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接下来是正儿八经的新闻时间:
黑龙江省大庆市18个月大的闻闻此前就医院检查,发现闻闻体内存在肾积水的症状,并在其尿路发现1.1×0.5cm的结石,而结石形成的原因正是补钙惹的祸。
据闻闻妈妈解释说,在闻闻一周岁时夜里经常哭闹,身边的朋友都说这是缺钙的现象,所以决定给闻闻补钙,短短半年时间先后一共开了六盒钙片,最终导致闻闻结石的形成。
家长担心孩子缺钙影响生长发育固然没错,但是没有经过相关的检查诊断就盲目补钙反而容易伤了孩子。
根据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指出,建议婴幼儿每日钙摄入量如下图:
正常情况下母乳(产后2周)含钙量约为20-25mg/ml,配方奶(某品牌为例)
1段为34mg/ml
2段为68mg/ml
3段为56mg/ml
母乳中钙磷比例适宜(2:1),钙吸收率高于配方奶。当婴幼儿在奶量充足的情况下,钙的摄取量是可以满足生长发育的,不需要再额外给宝宝补充钙剂。
所以当宝宝出现夜惊、多汗、烦躁不安、枕秃可能并不是钙摄入量不足导致,而很可能是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因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早期也常有上述非特异的神经精神症状。
01
什么是维生素D
维生素D为固醇类衍生物,具抗佝偻病作用。人体皮下储存有从胆固醇生成的7-脱氢胆固醇,受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适当的日光浴足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
02
哪些宝宝容易缺乏维生素D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双胎儿
◇纯母乳喂养婴儿(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
03
如何确诊维生素D缺乏
临床上诊断维生素D缺乏会依据高危因素、临床症状和体征来进行诊断,确诊需根据血清25-(OH)D水平。目前将血清维生素D水平达到50-nmol/L(20-ng/ml)范围认定为适宜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
04
如何预防维生素D缺乏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提出
尽管人类的乳汁能够提供少量维生素D,其数量并不足以防止软骨病。目前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所有婴幼儿从出生后不久就应保证每日至少摄入IU(国际单位)维生素D,超过1岁的孩子每天应摄入IU。
配方奶中已经添加维生素D,所以婴儿每天喝足量的配方奶并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但喝母乳的婴儿需要补充维生素D。当婴儿满1周岁,开始饮用添加维生素D的配方奶后,就不再需要补充额外的维生素D。
中国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
05
预防维生素D中毒
因对维生素D认识不足,长期大量服用或短期超量误服或对维生素D过于敏感,可导致维生素D中毒。早期表现可有低热、烦躁、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口渴、无力等。使用维生素D防治时应注意掌握剂量和时间,并应密切观察。
所以,补充维生素D比盲目补钙更重要。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