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白癜风患者心声 http://m.39.net/disease/a_6113724.html“空气在颤抖,彷彿天空在燃烧”。上世纪七十年代,一部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成为中国最流行的外国电影,这句颇具诗意的游击队员接头暗号让中国观众印象深刻。作为前社会主义国家,中东欧诸国与中国传统友谊深厚。但双方真正开展合作,也只是近三年的事情。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闻*明撰文分析了北京如何敲开中东欧的大门,在此推荐一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企在铁路、电力、港口、化工机械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经验和技术都日趋成熟,成为了国际市场上的“香饽饽”。受欧债危机影响,被称为“欧洲东部门户”的中东欧国家也开始纷纷“向东看”。
11月25日,“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的中国,第一次举办了中国-中东欧十六国领导人会晤,除十六个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参会外,欧盟、奥地利、希腊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也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会议。
会上,中国与匈牙利和塞尔维亚签订了在两国首都之间修建高铁的协议,这是中国铁路进入欧盟市场的第一个项目。匈塞铁路位处欧亚大陆结合部,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板块,对于中国铁路、中国技术走进欧洲,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这无论对中国、匈牙利还是中东欧来说都意义重大。
在中匈签署铁路合作协议当天,李克强总理又一次充当中国高铁“超级推销员”。他邀请与会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共同试乘苏州至上海的高铁,让他们领略有“*金名片”之称的中国高铁水平,增加对中国承建匈塞铁路的信心。高铁车身上还绘有“16+”的字样,寓意着中国与16国的“16+1合作”力量像高速列车一样,远远大于17。
李克强总理邀请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乘坐中国高铁
中国敲开欧洲东大门
对中国来说,中东欧国家在欧盟属于新兴市场,发展潜力比西欧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大。更重要的是,中东欧也是“通向欧洲的桥梁”,对于确保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抵达目的地——西欧将起关键作用。
年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在华沙首次会晤,这一机制启动以来,双方合作开始走上快车道,经贸投资合作硕果累累。几年下来,通过经贸合作论坛、秘书处、国家协调员会议、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等平台,“16+1合作”逐步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年,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贸易额为亿美元,去年突破亿美元,进口额也增长了77.4%。
前三次会晤发表的共同文件提出了多项合作举措和项目,《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贝尔格莱德纲要》的绝大部分举措都得到或正在得到落实,已惠及16国的广大民众。
16个中东欧国家分别为阿尔巴尼亚、波黑、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其顿、黑山、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
值得一提的是,16国中有6个是非欧盟国家,但有意加入欧盟。在“一带一路”60多个沿线国家中,中东欧国家占了约四分之一,相当于欧盟面积的三分之一,人口的四分之一。这些国家普遍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愿意发挥地处欧亚大陆结合部的地理优势,积极参与到具体项目中。
中国已经同西欧国家建立了良好的经贸关系,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是中欧关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中欧合作的有益补充。中国希望与这些国家共同推进中欧陆海快线建设,使中东欧成为中国同欧洲贸易联系的快捷通道。鉴于此,这次峰会格外强调基础设施建设也并不令人意外,会议签订的主要协议以及双边会晤中磋商的合作也都与基础设施有关。
布局重大基础项目
这几年中企对中东欧国家投资方兴未艾,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累计投资已经超过50亿美元,累计完成工程承包营业额占中国在欧洲的40%。中国企业承建的电站、桥梁、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等一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其中,首个利用中方优买贷款实施的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项目已于去年底李克强总理访塞期间竣工通车,标志着中国在中东欧国家实施的首个重大项目正式落成。塞尔维亚科斯托拉茨电站的一期项目大修也已经完工。
目前,塞尔维亚E高速公路、马其顿两段高速公路以及首个使用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亿美元专项贷款额度的波黑斯坦纳里火电站项目都已经在建设中。
铁路方面,全长公里的匈塞铁路现代化改造项目也已进入最后准备工作阶段。该铁路位于匈牙利和塞尔维亚境内,起点布达佩斯,终点贝尔格莱德,计划两年建成。匈塞铁路将成为中欧地区重要运输大动脉,建成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货物可快捷地运到西欧,不但有利促进当地物流,也将为中国商品进入欧洲提供便捷、经济、高效的运输通道。
中国企业在中东欧投资建设项目
中国出口欧洲的首列动车组上月中旬也在马其顿成功开跑,从首都斯科普里站开动,列车最终抵达东部城市韦拉斯站,马其顿总理鲁埃夫斯基亲自试乘。这是中国动车组产品符合欧洲TSI(欧洲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要求进入欧洲市场的第一单。
此外,李克强总理24日在苏州会见中东欧国家领导人时还透露,愿积极参与马其顿境内铁路升级改造、高速公路、电站等重点项目,支持中国企业参与阿尔巴尼亚港区、铁路、电网等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建设,继续推进波罗的海高铁、科佩尔港改造和铁路建设项目。
最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