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豆腐=结石?小葱+豆腐=结石?
这些所谓的“食物相克”说法,都源自对草酸和钙结合的恐惧。对于很多懂一点营养的人来说,草酸好像是个很可怕的东西。
那么,草酸钙真的有那么可怕吗?我们对草酸钙又有哪些误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
◇◆◇◆草酸4大误区◆◇◆◇
?误区一:所有绿叶蔬菜中都含有大量草酸
很多人都相信绿叶菜的草酸含量最高,因为菠菜就是一个代表。一些患肾结石的人甚至每菜必焯,因为害怕草酸的缘故。
其实,草酸是蔬菜中普遍存在的成分,不过含量差异很大。质地脆嫩的常见蔬菜,如大白菜、小白菜、圆白菜、芥蓝、芥菜等,草酸含量都非常非常低。平日想鉴别哪一种蔬菜含草酸多,其实方法很简单,只要细细品味是否有涩味就行了。
?误区二:有结石的人绝对不能多吃蔬菜
草酸和钙结合,其实是没什么害处的。
比较麻烦的是,草酸被人体吸收,然后在血液中遇到钙,形成溶解度很低的草酸钙,特别是在肾脏里,在尿液浓缩的情况下,可能引起肾结石、膀胱结石或尿道结石。而有些胆结石病人因为害怕草酸而不敢吃蔬菜,实在是大错而特错。胆结石是胆固醇类物质的沉淀,和草酸钙没有一丁点关系。
?误区三:其他食材中没有草酸,可以放心吃
除了蔬菜,很多植物性食品中都含有草酸。比如苹果、杏子、芒果、樱桃、菠萝、柑橘类等水果中,都含有少量的草酸。蓝莓、黑莓和猕猴桃中的含量略多一些。
此外,各种豆子、油籽和坚果中也含有草酸,比如花生、瓜子、杏仁、巴旦木、核桃仁、榛子之类,都含有一定量的草酸。各种粮食的胚也含有草酸,比如小麦胚芽中就含有不少草酸。大豆和可可豆甚至是草酸含量相当高的食物,一些香辛料如肉桂里面也很多。所以,大量豆浆或者大量咖啡等,都是不可忽视的草酸来源。
?误区四:不吃含草酸多的食物,就不会有过多的草酸进入肾脏。
从食物中吃进去的,叫做外源性草酸;而身体里自己产生的,叫做内源性草酸。实际上,草酸是人体的正常代谢物质,只是在体内含量很低。当维生素B6摄入不足的时候,人体无法将草酸前体代谢为其他物质,那么尿中草酸含量增加的风险会更大。
所以,为了美容养颜吃太多胶原蛋白,或者服用上千毫克的维生素C,都要小心增加内源性草酸生成的问题。当然,如果仅服两三百毫克的维生素C(白色小药片2~3粒),是无需担心的。而吃进体内的草酸,也未必一定会跑到尿里面去。它可能在烹调中被去除,也可能在胃肠道中与其他物质结合,最后没有被吸收到血液中,自然也就不一定会带来结石的麻烦。
总之,目前医学界认为,草酸摄入过多并不是引起肾结石的主要原因,能代谢成草酸的物质摄入过多,或者膳食中钙摄入太少,或者蛋白质摄入过多,这些都是促进形成肾结石的可能原因。不必因为草酸而疏远菠菜和苋菜,多吃绿叶蔬菜才是健康硬道理哦!
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