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的典型症状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下一个海天味业维小维 [复制链接]

1#
专治白癜风的中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

1:1:1,1:1:1,认准金龙鱼1:1:1调和油。

这句话魔幻洗脑的广告词,是不是很熟悉?

当年经过电视广告的狂轰滥炸,让我每次看到金龙鱼,就能想起“1:1:1调和油”。

现在,这瓶魔性洗脑的食用油也要在创业板上市啦!

作为酱油龙头的海天味业今年都已经涨疯了,股价最高峰的时候涨了将近两倍。

连卖醋的恒顺醋业,今年股价也实现了翻倍。

有些朋友就开始摩拳擦掌了,按照今年的行情,作为食用油龙头的金龙鱼,上市以后会不会走出海天和恒顺一样的行情呢?

今天,咱们就来叨叨这瓶食用油。

对于经常做饭的朋友,金龙鱼食用油是一个很熟悉的牌子了,日常做菜几乎天天都会用到。

很多人以为金龙鱼是一个国产品牌,其实不然,人家可是纯正的外资企业。

金龙鱼的大股东是丰益国际,一家马来西亚公司,幕后老板是马来西亚首富,今年90多岁的郭鹤年。

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郭老爷子,但在华人圈,郭老爷子的财富一度不输于香港首富李嘉诚。

靠白糖起家的郭老爷子,后来生意越做越大,因此获得了“亚洲糖王”的称号。

后来,郭老爷子不满足于只做白糖,开始涉足食用油、房地产等其他行业。生意版图也不局限于马来西亚,也扩展到了中国、古巴、印尼等地。

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老百姓买东西是需要凭票购买的,很不方便。

我们这代人对粮票有点陌生,但对父母辈来说实在太熟悉了,可以说粮票是他们前半生用得最多的物品。

以前家里的食用油用完了,需要带上油票,提着油壶去粮油店,让售货员从油桶里用勺子舀出给你。

这种散装油质量不太好,烹饪的时候油烟很大。

郭老爷子从中发现了中国市场上小包装食用油的缺失,果断在深圳建立一家工厂,生产小包装食用油。

这就是金龙鱼的由来。

金龙鱼作为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之一,主要业务有两部分: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产品。

你以为厨房食品只有食用油吗?不,金龙鱼还卖米,卖面粉,甚至还卖挂面。

虽然金龙鱼努力走向多元化道路,但从营收来看,食用油占据了大头。说白了,还是一门卖粮油的生意。

作为金龙鱼的核心竞争力,在食用油上实现了高中低端无死角覆盖。

这也让金龙鱼在小包装食用油领域占据绝对的优势,39%的市场占有率,处于行业霸主的地位。

但这是一门看着热闹却不赚钱的生意。

去年金龙鱼的营收高达亿,而茅台只有不到亿,相当于是两个茅台的营收。

却只有69.5亿的净利润,而茅台靠着不到亿的营收,创造了亿的净利润,净利润率高达51%。

即便是同在调味品行业的海天,净利润率都在20%以上。而金龙鱼的,净利润率只有区区4%。

从历史数据来看,想要走出海天的行情是不太现实的。

过去的业绩不行,那未来有没有希望呢?

金龙鱼也在招股书中,提出了未来要推出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以提高公司的净利润率。

说实话,有点困难!

首先是行业天花板,金龙鱼的营收有96%在国内市场,剩下4%的海外市场也是以华人为主。

虽然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是有着14亿人的消费市场,但我们的人口增长已经放缓。

而且,食用油这种涉及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消费品,跟随收入的增长而适当涨价是可以的,但大幅涨价是国家不允许的,所以每个家庭每年在食用油上需要花多少钱,基本是可以算得清楚的。

这就让金龙鱼在食用油上失去了想象空间,对业绩和股价的增长帮助不大。

其次,食用油对菜品的影响不如酱油等调味品大,这就意味着金龙鱼的不可替代性比较差。

对饭店的采购来说,为了保证菜品的标准化,酱油这种影响较大的调味品,一般不会随意更换。但食用油这种影响不大,说换就换,没啥忠诚度可言。

再加上,食用油的加工工艺要比酱油更为简单,这让金龙鱼更加没有什么底气通过加价来提高利润率。

最后是原材料问题,金龙鱼的成本大头是原材料,也就是大豆。

而全球大豆市场被四大粮食商把持,分别是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简称ABCD。

四大巨头联合起来,说涨价就涨价,金龙鱼作为下游企业基本没有反抗能力。

一般来说,像金龙鱼这种对原材料有大需求的公司,都会在期货市场做套期保值,降低大豆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影响。

但期货这种东西,风险贼大,某行的某原宝就是一个鲜活例子。金龙鱼也在16年因为期货市场上的亏损,导致当年利润急剧下滑。

综上,按照现在金龙鱼25.7元的发行价,对应的31.12倍市盈率是有点偏贵。

再加上绝大部分的股份集中在一个股东手上,市场上能流动的股票只有10%左右,少得可怜。

如果是已经中签缴费的朋友也不用慌,首日破发的可能性比较小的。想冲进去接盘的朋友,请慎重考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