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与小石虎胡同
徐志摩,原名章垿,现代诗人、散文家。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由于家境优越,自小受到过良好教育,上中学时即开始发表文章,后拜梁启超为师。1921年,徐志摩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2年回国后,开始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作。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
小石虎胡同,位于西长安街北侧,东起横二条,西至西单北大街,全长不过200米。明代时称石虎胡同。传说胡同中曾有一古庙,庙前有虎形石雕,胡同因此得名,1965年整顿地名时改名为
“小石虎胡同”。小石虎胡同历史悠久,很多名人都曾在此留下足迹。其中,小石虎胡同33号院(据说旧时门牌为石虎胡同7号)曾是徐志摩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1922年底,徐志摩从英国回到北京后即住在这个四合院里。当时,徐志摩大量采用新诗的形式进行创作,并在《努力周报》、《晨报副刊》等报刊上发表了许多诗文。因此,有人说“小石虎胡同是徐志摩诗歌事业的新起点”。他曾写过一首名为《石虎胡同七号》的诗歌,表达了自己在“小园庭”中“诗化生活”的人生理想。寻访时发现,33号院往日的雅静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门店和商场的喧嚣,只能依稀看到院内一些发乌的砖瓦。
刘维维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