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汪子芳
跨国企业DXCTechnology、顺丰、华为、广药集团、华润电力、中国平安、中国南山集团、益海嘉里……近两个多月来,头部企业密集光顾温州,或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加大投入,或促成新项目在温落地。
在各城竞争大项目趋于白热化的当下,这些在新能源、空港物流、软件制造等领域的世界强和中国强企业,密集叩门温州,释放了哪些信号?
盯紧带头大哥
翻开温州这张“会客单”——
就在本月初,温州与省机场集团、顺丰签订战略框架协议,长三角南翼临海空港创新供应链总部基地项目在温落地。
亿!温州与世界强企业DXCTechnology携手,国际云软件生态平台总部项目正式签约。
DXC总投资亿的国际云软件生态平台总部项目正式签约
历史投资超亿!华润集团计划新增投资超亿。一期22亿元项目已投产,二期已签约,拥有金龙鱼等粮油品牌的益海嘉里再度布局温州。
此外,单体投资亿的瑞浦新能源项目落地;当年拿地开工的百亿项目正威(平阳)已投产……今年以来,百亿级大块头一个个落户温州。
总投资亿元的正威(平阳)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中心项目
招大引强,作为全市一号工程,也成为温州各地的普遍共识。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10月31日,温州已完成亿元产业项目招引个。
从项目清单上看,这些大块头企业来自物流交通、数字经济、能源电力、医疗健康、港口建设等领域,有很多是行业“带头大哥”。
盯紧“带头大哥”,温州从各部门挑选精兵强将“高配”工作专班,高调开展招引工作。
“大家尽早回乡投资,别等到‘人老珠黄’再回归。”在今年的粤港澳温商家乡行活动中,广州温州商会会长金中芳动情地说。
和金中芳一起,沙胜昔、蔡汝青、钱金波等16位温商风云人物被聘为“招商大使”。温州全面借力温商“朋友圈”,推动温州人经济转化为温州经济。
看准了再出手
这座以民营经济闻名的城市,向来具有高度敏锐的投资眼光。记者在一线走访时,发现不少温州传统制造也正在开展信息化技术改造。
显然,服装、鞋业、电器、泵阀、汽摩配等传统制造业仍是温州迅速崛起的重要家底。
中国鞋都鞋都四期智能健康和时尚鞋艺制造基地项目仰义街道提供
如何盘活家底,激发新动能?
眼下,温州与华为、电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数字技术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实体经济。与此同时,前往广东等地招引特色企业,打造设计展示中心,塑强时尚制造业,在品牌打造、标准制定、时尚设计、会展发布、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精准发力,引导企业抢占“微笑曲线”两端。
身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建设两大战略交汇点,温州还借船出海,全面布局跨境电商、航空物流、港口经济,持续拓宽国际通道,买全球卖全球,为城市转型发展开辟新路。
“我们现在招引基本都与全市的关键产业、核心战略密切关联。”温州市投促局相关人员介绍,精准匹配温州“5+5”产业体系,瞄准目标精准招引,对内做优服务,对外开辟蓝海,几乎每一个项目背后都有一个“看准了再出手”的故事。
吃好创新这碗饭
头部企业作为风向标,它们对一座城市的青睐,是其投资环境与投资前景的最佳注脚。
“我们选择温州,主要是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改革创新、大抓项目的力度、速度和温度。”DXC战略发展总经理赵国帅说。
企业家的心声直接反映在数据上。经过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企业家信心指数从年的.93提升至今年的.21,营商环境也由去年的全国第6提升至全国第2。
吃好改革创新这碗饭,光端着饭碗是不够的,还要有实打实的烹饪平台和技术。刚刚闭幕的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不仅落地了一批科研转化成果,而且将青科会永久落户温州。
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主会场刘伟摄
这座以制造业起家的城市,逐步构建“一区一廊一会一室”创新格局。作为温州环大罗山科创走廊重要平台,中国眼谷正打造眼健康科创策源地。“我们手握多个重要研究成果,有望打破高端医疗器械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部主任、温州眼视光国际创新中心主任瞿佳介绍,开园一年多,中国眼谷已吸引企业多家,其中包括日本最大角膜镜生产商目立康、国内首个眼健康基因诊断企业等。
中国眼谷高能级研究平台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叶晓东摄
让头部企业高看一“眼”,中国眼谷、基因药谷等平台精准对接高端产业、优质项目、顶尖人才,推动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目前,中国眼谷与世界强、上市公司已建起17个联合研究院;而在生物医药、大健康领域,温州正与华润集团、广药集团等企业全面深化合作。
中国眼谷龙湾区卫健局供图
吃改革饭长大的温州,如今更要吃好创新这碗饭。牢记习总书记寄语温州“续写创新史”的殷切期望,温州正不断培育新动能,激发无数个从“0”到“1”的突破。放眼“十四五”,浙南滨海,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