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的典型症状是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国粗饲料介绍苜蓿
TUhjnbcbe - 2023/7/3 20:41:00

1、苜蓿的分类及其分布

苜蓿(mùxu)是苜蓿属(Medicago)植物的通称,俗称金花菜,是一种多年生开花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作为牧草的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苜蓿种类繁多,多是野生的草本植物。

营养价值很高,具有清脾胃、利大小肠、下膀胱结石的功效。苜蓿含有最丰富的维他命K,成分之高,驾乎一切蔬菜之上。维生素K具有止血作用,所以民间有些验方用它来治胃或痔、肠出血。其他如维他命C、B也相当丰富。多为牲畜饲料。

苜蓿的原产地并不在中原地区,它是在汉代由“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两汉时期,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西汉的张骞分别在公元前年和公元前年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内地同“西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苜蓿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传入中原地区的。金花菜的原名就是苜蓿,属豆科植物。见载于陶景宏《名医别录》。各地有野生,亦有栽培。江苏苏州等地将其嫩苗腌作菜蔬,叫金花菜。

中国的苜蓿品种主要是三种,紫苜蓿、*苜蓿、野苜蓿,紫苜蓿又名紫花苜蓿,多年生草本,多分枝,高30-厘米,茎直立,叶具3小叶,开紫花荚豆转弯曲,小叶倒卵形或倒披针形,原产于土耳其、亚美尼亚、伊朗、阿塞拜疆等地。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状态,主要产区在西北、华北、东北、江淮流域。

*苜蓿,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壮,木质化。茎不直立,匍匐地上,茎斜生或平卧,长30-60()cm,分枝多,开*色花,叶状如镰。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藏等地。

野苜蓿,俗名草头,又名金花菜,茎卧地,每一细茎,上有三小叶,中国长江下游有野生和栽植作为食用,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各地。

2、苜蓿的生物学习性

苜蓿是多年生植物,一次播种后,少则利用2-3年,多则利用4-5年,苜蓿适应性广,可以在各种地形、土壤中生长。但最适宜的条件是土质松软的沙质壤土,pH值为6.5-7.5,冬季温度-20℃左右,年降水量在-mm,不宜种植在低洼及易积水的地里。轻度盐碱地上可以种植,但当土壤中盐分超过0.3%时要采取压盐措施。

苜蓿种子小,苗期生长慢,易受杂草的危害,北方一年两熟地区,一般采用秋播。土壤水分充足,温度适宜,杂草和病虫害较少。在陕西、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地区,以秋播最好,播种期为8月10日至9月10日。太晚影响正常越冬。苜蓿一般在始花期,也就是开花达到1/10时开始收割,最晚不能超过盛花期。苜蓿再生性强,每年可收割3-4次,最后一次收割不要太晚,否则影响养分积累,不利于安全越冬。一般收割后要留出40—50天的生长期。留茬高度以5cm为宜。

我国苜蓿常见的病害主要有锈病、霜霉病、褐斑病、白粉病、夏季黑茎病、黑茎和叶斑病、*斑病和轮斑病等8种。其中以锈病分布最为广泛,发生于我国13个区,从南到北均有分布,其次为霜霉病、褐斑病、白粉病等。在进行苜蓿生产时,对上述病害应给予充分注意苜蓿病害综合防治在苜蓿病害综合防治体系中,农药的应用十分有限。所以苜蓿病害的防治更加注重于“防”,更加依赖于农牧措施。

3、苜蓿的经济价值

1亩地割1茬可产斤左右。一年最多可以收割4茬,修根牧草,一次播种10年受益。苜蓿含有最丰富的维他命K,成分之高,驾乎一切蔬菜之上。其它如维他命C、B也相当丰富,这是一种有价值的食品。苜蓿是一种牧草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各种畜禽均喜食,而且还可以作为水土保持和护坡植物。

来源:网络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粗饲料介绍苜蓿